2月19日下午,昆山开发区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昆山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吴新明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昆山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不断发扬“唯实、扬长、奋斗”“勇于争第一、敢于创唯一”的“昆山之路”精神,在新征程中加快转型提升,狠抓工作落实,力求创新突破,奋力拼出更多“第一”、闯出更多“唯一”,勇当高质量发展标杆,为实现总书记“勾画现代化目标”的殷殷嘱托贡献新力量、展现新作为。市委副书记、市长、昆山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丽艳主持会议,市委常委、昆山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沈一平作工作报告。
会上,吴新明充分肯定了去年昆山开发区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吴新明指出,过去的一年,昆山开发区围绕打造超一流国家级经开区目标,勇挑重担、加压奋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为全市筑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本盘”作出了积极贡献。昆山开发区在国家级经开区评比及全省开发区评比中继续保持第五和第二,在全国经开区营商环境评比中排名升至第二,获评苏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地区,充分体现了昆山开发区广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争一流的精神风貌。
吴新明强调,昆山开发区要在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中当好排头兵、走在最前列。一要以更实举措优化企业服务,聚力打响“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企业运行,全力做到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响应、问题困难第一时间解决。二要以更快步伐促进创新转型,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高水平打造夏驾河科创走廊等科创平台,加快推动“昆山制造”向“昆山智造”“昆山创造”转变。三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强化专业招商、精准招商、科技招商、资本招商,以优质增量的持续引入推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优化升级。
吴新明指出,昆山开发区要在打造改革开放升级版中当好排头兵、走在最前列。一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在对接上海、学习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中认真梳理产业链条,强化优质高端资源导入,加快探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同城化新路径新机制新模式。二要全力打造重大改革平台,充分发挥昆山试验区、金改区以及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平台作用,打造吸引国际国内优质资源要素的强大“引力场”。三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功能共享,不断做强开放型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超一流国家级经开区。
吴新明强调,昆山开发区要在书写民生幸福新答卷中当好排头兵、走在最前列。一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大力营造宜居宜业环境,促进产城融合发展,让工作生活在开发区成为更多人的优先选择。二要强化公共服务供给,补齐拉长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物业等民生短板,提供更加优质、更为均衡的公共服务。三要维护平安稳定大局,落实落细疫情常态化防控举措,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危化品使用安全专项整治,打好蓝盾护航、列规增收、群租厂房综合治理、工业小区改造升级“组合拳”,大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为全市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贡献力量。
吴新明指出,昆山开发区要在加强队伍建设燃激情中当好排头兵、走在最前列。开发区广大党员干部要提振争先创优的精气神,敢于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以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姿态闯出现代化建设广阔空间;要锤炼干事创业的真本领,坚持用新思想解放思想,深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对标学习先进地区理念做法,提升工作能力水平;要砥砺敢于担当的硬作风,聚力营造“遇事必担当、担当必尽责、尽责必见效”的浓厚氛围,用好激励干部担当“1+N”等系列制度,真正让优秀者优先、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
陈丽艳要求,昆山开发区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时刻保持“争第一、创唯一”的行动自觉,努力实现“开门红”,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在更高起点上继续当好全市发展的排头兵、领头雁,为昆山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前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一要以“开局就是冲刺”的干劲推动经济稳中有进,强化“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意识,主动将自身放到全市打造标杆城市的大局中去谋划定位,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以优异的发展实绩夯实全市经济发展“压舱石”、站稳全国经开区“第一方阵”。要注重与智库合作,加强战略性、系统性谋划,特别是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叠加机遇,当好临沪对台的先行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二要以“赶超跨越”的斗志加快产业提质增效,紧紧抓住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迭代的“机会窗口”,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文化产业,全面增强超一流经开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大力引进优质项目、打造高端产业,集中力量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取得重大突破。三要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推进城市设计、有机更新,提升城市服务的能级和空间承载力,全力打造超一流经开区城市格局和产业布局,真正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四要以“极端负责”的态度筑牢安全稳定底板,树牢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和全过程,善于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立“抓安全生产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切实加强疫情防控、节后复产复工等各类风险排查整治,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过去的一年是昆山开发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巨大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昆山开发区全面实施创新引领战略,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各项评比实现争先进位,在国家级开发区评比、全省开发区评比中继续保持第五和第二。2020年,全区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一是疫情防控成效显著。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区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冲锋在前、齐心战疫,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有力保障全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期间,开发区探索形成“小区封闭式管理”、企业员工“黄绿”双卡分类管理等一批卓有成效的创新举措,超前谋划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满产,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劳动用工、产业配套、防疫物资等方面困难,相关经验做法多次获央视报道推广。
二是经济发展逆势上扬。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开发区坚持强化企业服务优存量、加大招商引资强增量,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低开高走、逆势增长。全年新增到账外资超8亿美元,同比翻番,创历史新高。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063.1亿元,同比增长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94.8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工业投资76.20亿元,同比增长2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1.1%。进出口总额661.81亿美元,同比增长7%。星巴克、路易达孚、三井物产等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其中,李克强总理就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项目亲自致贺信;三一创智云谷、和硕投资性总部等一批行业龙头项目成功引进。
三是科创动能持续增强。科创载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人才项目数量再创新高、对接大院大所成效显著、创新企业集群不断壮大……2020年,开发区科创版图更加广阔。开发区获批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昆山留创园获批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其牵头制定的双创领域首个国家标准《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于去年12月正式发布;引进人才项目120个,新增市级以上双创人才83人;新增高校技转中心等创新平台22家,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210项;认定高企151家,同比增长60%;国显光电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龙腾光电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全省首家科创板上市的国资控股企业;伟时电子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主板上市的日资控股总部企业。
四是发展活力充分释放。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全力稳住外面基本盘,积极拓展内销市场。创新搭建“昆盟通”货物贸易平台,全年完成进出口贸易7.49亿美元,持续提升东盟贸易额比重。不断放大综保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成效,全年新增试点企业5家,累计达29家,完成开票金额63亿元,同比增长103.1%;实现税额7.8亿元,同比增长88%。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实施“一轴两端三保障”审批模式,全面推进网上办、掌上办、远程办、预约办,全程保障重大项目建设。
五是城市形象焕然一新。坚持产业高端化、园区生态化、城区现代化目标,不断推进单一工业园区向绿色智造园区转型。以103分的高分通过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区域集成示范验收评估工作,成为江苏省设立绿色示范区以来的历史最高成绩。不断完善“四轴三廊”生态空间格局,新增绿化43万平方米,完成闲置地覆绿54万平方米。全面开展工业区改造升级,收储400余亩;加快青阳港城市客厅城市更新步伐,全年征迁企业34家,收回土地481亩;新开工建筑250万平方米,竣工200万平方米。完善夏驾河科创走廊功能载体,完成夏驾人才公寓二期和S1线金融街站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挂牌;完成蓬朗老街一期工程,二期修缮有序推进。
六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同频共振,努力保护好、发展好这方水土,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宜居的和谐统一。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和上级挂牌督办问题整改;完成83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16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改造、87家重点企业规范化管理达标建设,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85.4%,PM2.5平均浓度降至31微克/立方米。全面落实河长工作制,水环境状况持续好转;全面推行“三定一督”模式,有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健全完善生活垃圾“投收运处”体系。
七是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心做好各项民生工作,全力打造人民生活“幸福区”。加大就业服务保障力度,为创业、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创业贷款等“一站式”服务。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开发区高级中学成功创建四星级中学,上海华二昆山学校投入使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村均稳定性收入持续增长;加快福利院公建民营工作进度;深入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文体中心建设,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15分钟体育生活圈。
八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年小灶”“三年大灶”、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蓝盾护航百日行动、群租厂房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深入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关闭取缔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单位156家,立案处罚1911件,处罚金额714万元,事故起数同比下降82.1%,火灾起数同比下降52.1%。实体化运作安委办、消安办,在各内设机构增设或增挂安全应急科,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创新推出二维码点检制、企业交叉互查检查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站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完善信访矛盾包案化解机制,化解信访积案35件。
九是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不断丰富“党建路径”、扩大“党建版图”、提升“党建效益”……开发区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推进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以高质量党建工作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深入推进“党建+科创”书记项目,创新推行“党建+金融+X”模式。深入落实激励干部担当“1+N”系列文件精神,制定完善中层干部管理办法、社区干部管理办法,持续放大“三项机制”正向激励作用。有序推进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社区书记和“两委”班子成员。推进“一个核心、九大平台”文明全域工程,助力全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现三级廉勤监督体系建设全覆盖;完成“评审联动”三年全覆盖任务,持之以恒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处置问题线索113条,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67人,党纪政务立案26件,不断释放从严执纪震慑效应。
会议研究并部署2021年重点任务,沈一平指出,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打造超一流国家级经开区这条主线,全力以赴推进全方位转型升级,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推动改革创新,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经济发展,以深厚的为民情怀创造美好生活,以卓越的专业标准提升队伍能力,努力在转型发展中取得更大突破、形成更大优势,推进开发区各项事业迈上更高台阶。2021年,我们将以更大力度转型,推动“十四五”发展开好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上下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全方位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全力打造超一流国家级开发区。
一是更大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推动产业层次向高端转。实施主导产业数字转型工程;实施龙头企业聚合发展工程;实施招商项目提档升级工程。推动产业类别向新兴转。打造三个千亿级新兴产业;打造两个五百亿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着力提升服务业比重;全面优化贸易结构;进一步提高进口占比;加快发展总部经济。二是更大力度推动动能转型实现新跨越。强化开放带动。加快推进国内循环;加快畅通国际循环。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进“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加快推进“政策支撑”转向“市场支撑”。强化改革推动。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实现更优国资运营。三是更大力度推动城市转型呈现新亮点。建设特色城市。推动城市规划再优化;推动特色小镇快建设。建设数字城市。加快实施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城市智慧管理水平。建设生态城市。打造绿廊景观带;打造河流生态带;打造空气清洁带。四是更大力度推动社会转型取得新突破。以创新管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建好社会治理“四大中心”;完善社会治理联动网络;抓好信访矛盾化解攻坚。以精细管理提高安全监管效能。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创新安全发展监管模式。以专业管理拓展污染防治成效。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持续提升空气质量;巩固提升治水成效。以常态管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先进思想文化教育;加强新市民管理服务。五是更大力度推动服务转型实现新提升。更大力度加强企业服务。打造最贴心服务机制;提供最强大政策支持;完善最先进技术保障。更高标准提升公共服务。推动医疗卫生现代化;推动教育体系化;推动生活服务多样化。更高质量完善民生保障。抓好富民增收工作;保障广大群众就业;加大困难群众帮扶力度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区上下将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坚决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昆山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前列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注重实干担当,打造过硬干部队伍;突出固本强基,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强化正风肃纪,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会上,综保区管理局、经促局、规建局、安环局作表态发言,其他单位作书面交流。